法國時間晚上十一點十二,其實這時應該要睡覺準備明早七點起床工作,
但今天看了網友的推文說喜歡我的求職日記,自己也跑去把文章看了一遍,
感覺就像是在看別人的日記一樣新奇有趣,不像是自己寫的,
因為現在的我已經不是當時的我了阿,那些痛苦掙扎與突破的感覺就只短暫地存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
就只有文字能留下他們曾經的樣貌,所以現在才克服自己想睡的慾望,想記錄下這位土豪帶給我想法上的轉變。
她是一位朋友的朋友,從中國和男友來歐洲玩,但男友去德國出差了幾天所以想要人陪。
我朋友問我能不能陪她時我不加思索的就答應了,反正我那天放假嘛。
她想要我陪她兩天但第一天我要工作所以拒絕了,朋友就找了另一個女生陪她。
第一天晚上我們一起吃飯,她叫了計程車回家。
老實說這還是我第一次在巴黎坐計程車,以前我甚至不知怎麼叫車。
我朋友有預知我她是個有錢人,她堅持付我酬勞。
在車上時她謝謝第一天陪她的女孩,並塞給她鈔票,塞完以後說:「我剛剛給你的是十三張五十歐吧?」
然後我的心裡徹底天旋地轉的崩潰:
「十三張五十歐?!我要鎮定!我要鎮定!讓大腦冷靜一下算一下這是多少錢!500+150=650
六百五!!!陪一天六百五十歐!那我陪個兩天就抵過我工作一個月了阿!!早知道我就請假陪她了!@(&@$^$!(以下無限髒話循環與哀嚎)」
然後陪她到了在歌劇院旁的酒店下車後我便一個人默默的走去坐地鐵,在十點的巴黎夜晚開始想著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一沱屎。
在十幾度的微涼夜晚裡,眼前是拉法葉百貨的時髦櫥窗,看了一眼這跟我不相關的世界後就走進前往郊區的地鐵。
「天啊這世界的貧富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我每天這樣朝九晚五像條狗一樣地工作,她卻隨隨便便就可以付我這麼多錢,就只是因為我陪她逛一天街?
我掙扎奮鬥這麼久才拿到的工作在她隨手一花的那650歐面前顯得更加微不足道了,我的人生也是。
我的目標就是每個月存六百歐,存半年才有錢到瑞典和男友一起生活,但是她卻一天就可以花650給一個陪她逛街的人,我卻要工作和省吃儉用一個月才能存到這筆錢!
然後我在超市裡各種挑菜比價,選一般香蕉放下有機香蕉因為比較貴的情景就浮現了....我的人生阿!!!究竟是多麼可悲!」
就這樣我一路從地鐵到回家的一個小時都在想這自己人生的掙扎在她面前顯得多麼微不足道與可笑。
隔天陪她逛街時她買了一些衣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試穿max mara的大衣時,我的羨慕指數簡直爆表了。
那是一件好看到可以讓我一直翻滾的cashmire淺駝色大衣,版型設計很美,一穿上顯得特別有質感有品味。
但那一件要三千多歐阿,我一輩子都買不起這件大衣的,連試穿都不會試穿的買不起,那離我這個花三歐買冰淇淋都要掙扎個老半天的世界太遠了。
早晨的時間我就這樣充滿羨慕與無奈度過了。
在計程車上或是路上的談話無非是:「你知道chaumet嗎?我男友送過我他們家的blablabla」、「我男友最近要買台bently送給我,這算是我收過最貴重的禮物了」、
「你知道為什麼香奈兒店內的商品這麼醜嗎?因為在新貨上架前他們都有專人送到我家讓我挑過一遍,都是我不想要的才會送到店裡」
在對話中她總是無意透露出這些訊息,比如她有自己的專屬司機或是她有時必須上電視接受訪談等。
一開始我忍不住羨慕這種遙不可及的舒服生活,但相處了一天候她才讓我了解到我想要的並不是她擁有的。
我們到拉丁區的黑膠唱片行裡,因為她說要送一個電台的台長唱片,但她完全不了解音樂所以請我幫她挑。
她說著這位台長有多麼酷,從擁有一家電台到賣掉它,然後自己當DJ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阿
我回她:「這不需要勇氣吧,反正他錢已經那麼多了,也沒什麼損失。」
她問我人生中的愛好是什麼,我說是閱讀和旅行。她說她也愛旅行,而且去過很多地方。
她拿出手機讓我看她兩天後要去的佛羅倫斯,說:「你看,這是我要住的四季酒店,很美吧」
我跟他說在佛羅倫斯有數不完的美術館,尤其是烏非茲和美術學院,每個都值得去看。
我和她說著左岸和右岸的不同,還有那些存在主義者喜歡在哪些咖啡館談論哲學,但是她顯得很不感興趣。
於是我才發現我們兩個都是互相不羨慕對方的人,也沒有必要羨慕對方,因為我們對生活的追求太不同了。
我也是個典型受亞洲教育的人,基本上多少被「菁英主義」洗腦過,
覺得人生就是要在事業上有番作為,在某個領域很厲害,念好學校,有一定的錢,這種人才值得羨慕和被尊重。
至於那些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基層工作的人,就算他個性很好心地善良也不會有人特別推崇這樣的人。
這些對名利追求的氛圍讓我遇到這些所謂的「上流階層」時,自動矮化自己,並且覺得那樣的人生才是成功且值得追求的。
但和她相處了一天候她才讓我了解到我要的並不是那麼多的錢。
那樣多的錢帶來的是奢華富裕的生活,但那與內心的富足快樂一點都無關。
她不去美術館也對音樂和文學不感興趣,缺少這些元素人生對我來說就不完整了。
而每個人讓自己人生快樂的元素都不一樣,只要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物就夠,不需盲目追求他人腳步。
到25歲時才對自己有了一點了解,覺得人生對我來說就只是讓自己快樂與不後悔而已。
每個人的喜好與追求都不同,所以我常常思索人生中的快樂是從何而來?
老實說,在我還在台灣時幾乎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讓自己快樂」,
反而想的都是怎麼讓別人快樂,一心只想滿足別人對我的期望,內心從未自由過。
還在念書時想讓老師覺得我是好學生、出了社會後想讓朋友家人覺得我有個好工作、
連在路上走路都會希望路人覺得我長相身材或是穿衣好看(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跟我一樣還是只有我有這種病....)
比如我前幾天在ig上看到一個女神等級的女生,除了很美以外也超級瘦,然後我就開始覺得天啊自己怎麼肥成這樣還不運動,
於是以前還在台灣時那種無形的壓力又回來了!
就是當臉書專頁或是路上都是和竹竿一樣瘦、和紙一樣白的正咩時,就會覺得自己很肥很醜想瘋狂撞牆然後節食瘦身保養的壓力!
然後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事物上而忘了照顧自己的內心。
忘了做著自己熱愛的事的滿足感、忘了想完成的人生目標、忘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成熟的人。
總而言之,和她一日的相處讓我重新思考自己追求的人生價值排序,
我已不再天真地以為金錢是那麼重要了。我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只要那樣的金錢便足夠過生活,
其他的精力應多放在充實自己的內心、從事喜愛的活動及陪伴重要的人們。
(這篇文章到後面我的口氣好正經好討厭哦....我還是想走諧星路線啦)
歡迎留言給我,我超愛看留言的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