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瑞典北方小鎮的火車上,看著窗外那些柔軟黃色的麥田和杉樹組成的森林,
偶爾出現一塊塊的深藍色湖泊,夏末的瑞典就像一條溫暖柔軟的毯子,這是一塊只有美好回憶的土地。
但我的心仍帶著法國發生的一切,尚未回神。
過去六個月在Burberry工作的期間就像巴黎這個城市一樣,有令人嚮往的不切實際的幻想,
也有地鐵裡的尿騷味和發臭的流浪漢。
直到工作的最後一天我才算是稍稍看清發生的一切。
在店裡有種傳統,離開的人自己要辦一場歡送會,然後店裡的同事會募資買禮物,
也許是一件風衣,也許是裝著現金的信封。
我本來懶洋洋的不想辦,反正平常跟我好的人本來就會一起去吃飯了;
離開的禮物我也沒很大的興趣,因為我覺得應該是我要買禮物送給照顧我的人。
所以我就陸陸續續的買了小禮物給跟我比較好的同事,遲遲沒有計畫所謂的歡送會。
直到一週前才在同事的催促下定好了時間地點。
在上班的最後一天,我抱著既期待又緊張的心情去上班,買了一個大的草莓塔給大家吃。
一個同事一看到我就問我能不能改時間地點:
「九點太晚了,我六點下班回家就不想出門了。」
「但有些人晚上九點才下班,所以太早的話他們到我們就已經吃完了。」我解釋道。
「而且可不可以換個地方,我最近沒錢。我想去吃哪裡的那家餐廳。」
「但我約的那個地方就在公司旁邊,這樣對大家比較方便。還是按照原計畫吧」我說。
不久後一位同事來跟我說樓下的女孩們希望可以改時間,這樣早下班的人就不用回家再出門了。
由於他好聲好氣的說,我想著該如何計畫,兼顧到每個人。
(ps. 店裡有兩層,一樓是女裝,二樓是男裝,我在二樓工作。)
我和樓上的同事說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太晚的話上晚班的人也許會太累又沒時間好好吃飯。
樓上的同事說:
「這是你的歡送會,你想幹嘛就幹嘛,我們都會跟你去的!告訴我們你最想做什麼?」
我說:「我都沒關係阿,只要大家能來就行。」
「但你不是說你從來都沒打過保齡球想去打嗎?」
「對阿,但我怕沒人想去」「我們會陪你去的!」
討論以後就決定辦一場早一點的和先下班的人吃飯聚一下,晚上十點再和上晚班的同事一起去打保齡球。
這是個兩邊兼顧的計畫吧,我想。
接著店裡一個中國同事來跟我聊天,她說:
「Charlene,我覺得他們意見很多,時間不是你說了算嗎?也許是文化差異吧,但他們這樣很不成熟。」
我說:「對阿,我也覺得很煩。」
「而且你知道嗎?昨天我發現是A同事幫你策劃禮物的時候覺得很吃驚,我還以為是B同事負責。」
「什麼?是A同事!?」發現不是和我成天玩的B規劃時,心裡默默覺得很受傷。
我說:「可是B從幾個禮拜前就一直問我想要什麼禮物,我還以為是她策劃的...」
中國同事說:「我還特地問她了,她就只說把錢給A,不要給我。
而且A幫你募資的時候我在旁邊竟然聽到平常最喜歡跟你玩的C說我沒錢,明天再給你,但她明天就開始去度假了不是嗎?」
聽到這裡我就說不出話了,這些我以為是朋友的人竟然這樣冷漠。
想著今天一早我還送給B Jo malone的香水,她卻什麼都沒準備;
想著歡送會因為要避開她生日而改期卻導致其他同事不能來,她卻只說又不是我逼你改的時,我就覺得自己很蠢。
把別人當成朋友,別人只把我當白痴。
就在我心情低落默默的整理風衣的時候,負責收錢的A氣沖沖的過來跟我說:
「Charlene我快受不了了,剛剛我和幾位同事在餐廳說樓下的女孩不應該那麼自私只想著自己時,
樓下女孩竟然說是你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叫你別說的自己是受害者,好像是她們逼你改的一樣。」
其他人聽到也紛紛加入說:
「樓下的也太自私了吧,明明就是你的歡送會,而且你一心只想配合每個人,她們卻說成這樣」
另一個同事又說:
「你們不要再說啦,你沒看到Charlene已經夠愁眉苦臉了,你們再這樣說下去只是讓Charlene更傷心」
另一個同事伸出雙手抱我要我別難過。
我稍微應付一下以後就趕快躲到風衣堆裡,眼淚莫名其妙流下來。
我覺得自己超衰,從頭到尾都在配合別人,但吃力不討好,還陷入被同事罵的境地。
一個同事安慰我以後我收拾心情想趕快過完這一天。
接著在樓下對我不滿的同事上樓來對我說:
「我希望你不要誤解這一切,但我身體不舒服,今晚無法去你的歡送會了。」
我苦笑說著沒關係。
最後和樓下女孩們吃的那場飯讓我覺得很淒涼,因為很失望。
即使有些人到了,但想著她們是這麼勉強才來,我就開心不起來,
就算她們來了我也不覺得他們是我真心的朋友。
吃完飯後和另外一群九點下班在樓上一起工作的同事一起去打保齡球,到了保齡球館以後發現週日沒開,
我說:既然沒開那我們就去酒吧喝酒吧,這樣最方便了。
他們說:「既然你想打我們就去打阿!」
然後就開了十五分鐘的車到另一個保齡球館。
打得過程比我想像中的還好玩,每個人都笑得嘴很痠。
球館打烊了我們還在外面聊天和玩騎馬打仗(哈哈沒錯,都已經二十好幾了還在玩這個)
最後是工作人員都要下班了我們才發表了長長的一串離別感言,互道再見。
回到家時百感交集,本來那些我以為不在乎我的人卻對我這麼好,
而被我當成朋友的卻連最後一次的聚會都不想來。
在一天中嘗到了人情冷暖,心裡百感交集。
如果硬要說從中學到了什麼的話,也許就是在分辨對方是否是真心對待我之前,不會輕易地再相信別人了。
我總是只要別人對我稍微友善一點,就會完全拿出真心地對他好。
經過這次後才知道職場上很多假人,嬉笑打鬧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或是做做關係,
再加上工作上有升職和權力的競爭與派系,如果總是對別人說真心話是很危險的。
雖然現在想到曾經付出的真心被這樣對待還是覺得頗受傷,
但我會學習選擇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也是真心待我、對我好的人身上,
畢竟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還是留給值得真心對待的人吧。
幸運的是打這篇文章的時候人已經脫離了那樣的環境了,
從一個到處只有名牌和金錢的地方來到了只有森林、湖泊、動物和純樸的人的瑞典鄉下。
休息一段時間,關閉以前努力賺錢的模式,找尋漸漸消失的熱情和那些純真質樸的東西。